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肖世堯、公兵)這一年,中國足球遭遇巨大困局。
面對大賽考驗,男女足國家隊高開低走,在紛繁復雜的情況下經歷主教練更迭;受新冠疫情和房地產行業變革沖擊,正在進行“限薪限投”改革的職業聯賽未能實現“軟著陸”:中超冠軍猝然解散,不少俱樂部深陷欠薪危機,歸化政策難以為繼……金元泡沫過后,凜冬降臨;經歷一年停擺,青少年足球賽事艱難重啟。而大勢所趨之下,足球領域體教融合被提上日程,但打破壁壘仍然道阻且長。
2021年是《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足改方案”)頒布第六年。在困惑與挑戰面前,我們更應該加快落實“足改方案”50條措施,更應該堅持“去行政化”的改革發展思路,更應該守護中國足協統領全國足球工作的改革成果。
大賽征程:跌宕起伏
因為疫情賽制調整,中國男足和女足罕見地在這一年都迎來了最重要的國家隊比賽任務。
奧運會預選賽附加賽中,中國女足憑借王霜的進球加時絕殺韓國隊,獲得東京奧運會入場券。但三場奧運會小組賽,中國女足0:5不敵巴西,2:8慘負荷蘭,一平兩負折戟東京。中國隊奧運會大名單把幾位名將排除在外,調入多名新人,更是飽受詬病。
4月13日,中國隊球員王霜在比賽中慶祝進球。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質疑聲中,中國女足主教練賈秀全在奧運會后離任,上海隊主帥水慶霞帶領中國女足聯合隊參加全運會奪冠。隨后中國女足主帥選聘工作啟動,但水慶霞并未參加競聘,引發“內定”爭議。
最終,還是水慶霞扛起了中國女足主教練的重擔,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女足”將承擔起重建球隊的艱巨任務。經歷一系列變故,中國女足的當務之急是穩定隊伍,在明年1月的女足亞洲杯用勝利重塑信心。
9月18日,在第十四屆全運會足球項目女子成年組小組賽中,時任聯合隊主教練水慶霞在比賽中指揮。新華社記者賈浩成攝
這一年里,從縱向看,中國女足能打進奧運會,仍然保持在亞洲前四,但在世界舞臺上橫向對比,隨著歐洲女足的快速發展,我們和世界諸強的差距已經被進一步拉開。
今年下半年,唐佳麗、沈夢雨、沈夢露等球員在多方助力下登陸歐洲。鼓勵年輕球員留洋,是現階段提升中國女足水平的重要手段,“鏗鏘玫瑰”的復興還需要更長的時間、走更艱苦的路。
中國男足的世界杯預選賽征途,則更為曲折。
受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影響,原計劃在蘇州進行的世預賽40強賽臨時調整至阿聯酋舉辦。諸多不利因素下,時任國足主帥李鐵率隊取得四連勝,以最振奮人心的方式晉級。
11月16日,時任中國隊主教練李鐵在場邊指揮。新華社發
然而良好的勢頭未能延續到競爭更激烈的12強賽,中國隊前六場一勝兩平三負積5分排名小組第五,與卡塔爾世界杯漸行漸遠。在這幾場比賽里,李鐵一直在對陣容進行試驗和調整。回過頭看,如果能把握住一些關鍵細節,中國隊并非沒有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容錯率極低的12強賽試錯,代價不小。
但也必須承認,國足備戰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困難:中后場嚴重傷病,失去主場優勢,缺乏高質量熱身賽,長期海外集訓球員身心俱?!@些都或多或少影響了球隊發揮。
或許是歸化球員的加持,讓這支國家隊被不少人寄予厚望。但客觀來說,中國隊作為小組第四檔球隊,沒有沖擊世界杯的絕對實力,現有排名也屬正常??v觀比賽進程,從首戰0:3不敵澳大利亞隊,到第六場1:1戰平對手,球隊整體狀態呈向好趨勢。李鐵黯然辭職,更多是因為賽后發布會和社交媒體的不當言論,使他失去了繼續帶隊的民意基礎。
11月11日,中國隊球員洛國富(右)與阿曼隊球員艾哈邁德·哈米西在比賽中拼搶。新華社發
國足主教練長期處于風暴中心,崗位關鍵,責任重大。尋求輿論最大公約數的支持,為國家隊營造更好的備戰環境,是主教練職責所在。勇于擔當,更是必不可少的品質。
與此同時,面對困局,中國足球也需要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整個國足集訓期間,各種謠言、假新聞層出不窮,大戰前軍心難免動搖。如何改善自媒體時代國足面臨的糟糕輿論環境,同樣值得深思。
明年1月12強賽就要再次打響,目前國家隊仍處于改組階段,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足改方案精神,盡快理順管理體制機制,實現平穩過渡。
李霄鵬資料圖。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比賽時間緊、任務重,加上人員不整,新帥李霄鵬并沒有太大調整空間。接下來每場都是生死戰,國足要放下成績包袱,展現良好精神面貌,爭取相對理想的結果。
職業聯賽:泡沫破碎
這一年也見證了金元足球泡沫的破碎。
從風光無限的中超衛冕冠軍江蘇蘇寧宣布解散,到一家家俱樂部曝出欠薪,再到高價歸化球員紛紛解約返回巴西,無不讓人感到中國職業足球凜冬已至。
2020年12月12日,江蘇蘇寧易購隊球迷在看臺上為球隊加油。新華社發史康攝
泡沫破碎,警鐘敲響。天津市紀委監委12月宣布,原天津泰達足球俱樂部兩任老總李廣益和董文勝因涉嫌嚴重違法,正在接受調查。
金元足球的不可持續,其實早已顯現。即使是聯賽紅火的2018年,中超俱樂部平均虧損達到4.4億元,球員薪酬占比為68%,財政狀況極不健康。
圖源海河清風公眾號截圖
2020年底,中國足協連續出臺俱樂部總支出壓縮、球員進一步限薪、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等政策,旨在壓縮泡沫,引導理性投資。但在新冠疫情、房地產行業投資者經營困難、國家隊賽事導致賽程被迫壓縮等內外因素影響下,新政能起的作用只是杯水車薪。
究其根本,多位足球界人士表示,很多企業投資俱樂部除了期望廣告效應外,同時也是為了從當地政府獲得“對價回報”(如商業和土地政策扶持、稅收減免等)。一旦母公司無法獲得預期回報或經營不善,連年虧損的俱樂部就將成為犧牲品。
沉疴需下猛藥?!白愀姆桨浮碧岢龅摹巴七M俱樂部股權多元化改革”,正當其時。股權改革應實事求是,追求效果導向,分地域、分階段推行,而不是為改而改,更不應強制股改。
在股改進程中,如何評估和處理歷史債權債務,如何吸引投資人進入,如何把握國企民企占股比例等諸多問題都超出足球治理本身,需要中國足協、各有關部門乃至全社會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還有“千呼萬喚出不來”的職業聯盟。雖然職業聯盟籌備組今年已全面介入聯賽運營,但卻遲遲無法掛牌。盡快推動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聯合會(職業聯盟)正式成立,對提升聯賽商業運營能力、恢復投資人信心同樣意義重大。
青訓發展:道阻且長
俱樂部生存危機,直接傳導到了青訓領域。蘇寧俱樂部退出后,旗下各年齡梯隊隨之解散,有小球員學籍受到影響,不少人無球可踢。
青訓是中國足球發展的根基,受到疫情嚴重沖擊的青少年足球工作,也在艱難前行。這一年里,中國足協組織了2005/2006、2007/2008年齡段男子青少年精英球員訓練營以及女子U13、U14和U15等年齡段訓練營,并建立起精英青少年球員數據追蹤報告。全國校足辦牽頭的首個“新型足球學?!币苍诤幽祥_封成立。
因為疫情中止一年多、作為青超聯賽升級版的2021年全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在10月開賽。全國多地的各級別校園足球比賽也陸續重啟。
12月3日,在長沙市雨花區德馨園小學,足球老師石海軍給一年級學生上足球理論課,講解足球規則。新華社記者陳澤國攝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原定于11月舉行的2021年全國青少年足球聯賽U13和U15組總決賽被迫取消,頗為遺憾。比賽對青少年球員至關重要,探索在疫情下安全舉辦青少年賽事的方案,既事關中國足球當下,也事關未來。
近年來,體教融合始終是足球行業的熱詞。多地的職業俱樂部和地方足協都在開展實踐,與學校進行深度合作。近日加盟拜仁慕尼黑的18歲小將劉邵子洋,就是武漢市教育局、武漢足協、武漢三鎮俱樂部深度融合培養的結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在2020年《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公布后,足球領域體教融合也進入頂層設計階段。全國校足辦和中國足協在今年就足球競賽體系設計、足球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及認證管理辦法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溝通。但據記者了解,由于雙方在賽系、賽制設置上有不同看法和設想,相關工作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梢娢募雠_僅僅是第一步,只有群策群力、扎實落實,才能讓政策紅利真正惠及廣大青少年和足球發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足球步入多事之秋,是量變積累終于達到質變的結果。當問題集中出現,必須處理好“久久為功”與“只爭朝夕”的辯證關系。國家隊是風向標,但如果所有人都只盯著國家隊,我們就很難得到一支強大的國家隊。中國足球要發展,就要先還清歷史欠賬。
改革面對阻力,更要想清楚究竟為何而改?如果路是對的,就別害怕遙遠。改革會遭遇挫折,而歷史注定螺旋上升。扎扎實實推進足球改革,就要有坐冷板凳的定力。
大危中也有大機。雖然面臨諸多問題,但如果能借此擠掉膿包,輕裝上陣,中國足球未嘗不能破而后立。同時隨著2023年亞洲杯籌備工作穩步推進,十座高標準專業足球場陸續完工,重大賽事產生的廣泛影響也將給中國足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此刻,需要全行業的團結、智慧與勇氣。(參與采寫:王浩明、蔡擁軍)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1-14 01: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