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開年,有關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壞消息便接踵而至:1月17日,大連人足球俱樂部宣布無法維持正常運營;22日,深圳市足球俱樂部宣告解散……
“中國足球職業化30年來,參加過甲A、中超等中國頂級職業聯賽的,共有42支球隊。而活過20年的俱樂部,只有10家;最近4年,就有13家曾經或現役的中超球隊不復存在……”曾任深圳紅鉆足球俱樂部副董事長的王奇感嘆,“這組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在市場化過程中,大多數俱樂部入不敷出!”
然而奇怪的是,一方面“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卻又“一擲千金”!
“這些年來,俱樂部之間的無序競爭愈演愈烈。以某俱樂部為例,原本每年的投入大約需要10億元,而后來,增加到30億元都不夠用?!鼻皣_區楚良表示。
一度,廣州恒大、上海上港、江蘇蘇寧、天津權健等球隊紛紛高薪網羅歐美球星,引發“球星軍備競賽”。數據顯示,2017賽季中超冬季轉會期,河北華夏幸福以7769萬歐元(約5.6億元人民幣)的引援支出居于榜首,天津權健以7249萬歐元(約5.3億元人民幣)位列第二。
如此高的轉會支出,在全球排行榜上高居前兩位!
誰都知道,以遠高于市場價的重金爭奪球員和教練,是一場毫無意義的“內卷”,但都身不由己,被深深裹挾其中。
“在中國做職業足球俱樂部,難!”王奇對此深有感觸,“俱樂部運營成本越來越高,球員工資、教練工資、比賽費用、場地費用……哪兒哪兒都要花錢??!收入呢?僅靠票房和廣告。這等于用抔土填巨坑。投資人只好不停地往里砸錢,砸啊砸啊,直到砸不動為止!”
“金元足球”的后果,非但解決不了足球產業的“造血”問題,反而大大提高了投資足球的門檻,形成嚴重的“足球泡沫”。
“足球是一個超長的產業鏈?!痹谏虾I昊?、北京八喜、貴州人和等多個俱樂部效力的董陽告訴記者,足球產業涵蓋門票銷售、廣告、電視轉播權、俱樂部標志產品特許營銷、職業運動員轉會等很多方面,“但前提,是職業聯賽有穩定健康的運營管理。只有穩定的聯賽,才能讓如此龐大的產業網絡正常運轉。以歐洲足球五大聯賽為例,俱樂部之間會形成一個完全商業化的職業聯盟,對電視轉播權、贊助商廣告、球隊門票、俱樂部衍生品等進行市場化運營?!?/p>
要想進行市場化運作,需要一個類似于足協這樣的機構??晌覀兊淖銋f又是一個什么狀況呢?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繼續探討。
(作者:光明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本報記者方莉、杜羽、王東、章正、崔志堅、吳春燕、唐一歌)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1-14 0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