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公安部公布4起打擊整治涉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同時表示將加強分析研判,強化工作舉措,依法嚴厲打擊涉體育領域的“飯圈”亂象。這向全社會發出一個強烈信號,對“飯圈”亂象必須采取“零容忍”態度予以嚴厲打擊和整頓。這不僅反映了廣大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心聲,更是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
“飯圈”是指“粉絲”圈子,過去主要出現在文娛領域,表現為“粉絲”群體對某位演藝人員的喜愛、支持和追捧,后來逐漸演變成為一些超出合理范圍的越界乃至極端行為。乒乓球項目就深受畸形“飯圈文化”侵蝕之害。巴黎奧運會上運動員陳夢與孫穎莎開展乒乓球女單奪冠之戰,賽場上,加油聲一邊倒,陳夢獲勝后竟有人大喊“退票”;賽場外,有些人針對陳夢,在網絡上帶節奏、搞拉踩,有組織地發布攻擊詆毀言論。這一事件引發全社會對畸形“飯圈文化”的高度關注和反感。
社會苦“飯圈”亂象久已。實際上,畸形“飯圈文化”對體育界的沖擊早有端倪,甚至已經造成了嚴重困擾。部分粉絲窺探運動員私人生活、盲目維護自家運動員并詆毀攻擊隊友和競爭對手、惡意揣測裁判和教練……“飯圈”的種種歪風邪氣,對運動員來說,在競技狀態、比賽心態等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對體育生態來說,不利于良性體育競爭的形成、競技水平的提升,扭曲了公開、公平、公正的體育精神,破壞了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
要重拳出擊,著力整治“飯圈”亂象,需要“三方共治”,即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平臺的約束力與網民的自制力。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生沖突時,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根除“飯圈”亂象滋生的土壤。
監管部門要提升監管力,持續凈化“飯圈”文化。5月15日,國家體育總局公開表態,堅決反對畸形飯圈文化對體育界的侵蝕。中國乒乓球協會和中國體操協會亦相繼發表聲明,堅決擁護打擊和整治體育領域內“飯圈”相關的違法犯罪活動。此舉充分體現了依法整治“飯圈”已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監管部門應當堅持依法亮劍,打好治理“組合拳”,切實加強網絡生態治理。一方面應主動干預,逐步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強化工作舉措,持續提升管網治網能力。另一方面要零容忍嚴打擊,對于涉及違法或犯罪線索的,要及時固定留存證據,移交公安機關依法嚴肅懲處。
平臺要壓實主體責任,強化行為約束,構建健康的粉絲文化。要加強日常管理,完善社區規則、規范內部管理、加強平臺生態治理,不斷提升內容質量。實時監管不當網絡言論,利用技術手段加強對違法信息的監控與過濾,嚴肅處理違反法律和平臺規則的賬號。強化明星經紀公司、粉絲團規范管理,探索形成規范“飯圈”管理的長效工作機制。同時,平臺應當承擔起引導教育責任,積極推薦優秀文化作品,倡導粉絲關注各領域的典型先進事跡,提升粉絲網絡素養。
粉絲要加強自制力,不做盲目的參與者。過度沉溺于對偶像的狂熱追求,失去個人原則與底線,實則反映出一種心理的失衡,需要警惕。粉絲的情感認同需要設定合理的界限,不要讓“愛無需理由”這類標語所誤導。要做到合理表達,規范個人言行,在保護偶像的同時尊重他人。不傳播謠言信息,不攻擊詆毀他人,提升法律素養,自覺抵制不良飯圈行為,共同維護好健康清朗的網絡環境。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只有當監管部門的監管如利劍出鞘,斬斷不良行為的滋生;平臺的約束力如同規矩方圓,規范粉絲行為的邊界;網民粉絲的自制力如內心明燈,照亮理性追星的道路,才能真正告別“飯圈”的陰霾,使“熱愛”二字回歸本真,守護社會公共利益,弘揚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焦楷博(武漢市青山區“青平調”網評團隊、青山區司法局)
責編:袁莉莉
【責任編輯:伍佳佳】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1-14 01: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