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備受大眾矚目、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迎來了倒計時一周年。日前,十五運會組委會介紹,十五運的各項賽事籌備工作都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進行,廣大運動員也在全力備戰十五運。
辦好十五運,要凸顯出灣區特色。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是粵港澳大灣區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承辦這一全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綜合性運動會,也是香港和澳門首次參與承辦全運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粵港澳三地觀賽可能將成為本屆觀眾的獨特體驗。另外,據介紹,“高新科技+頂尖競技+特色文化”有望成為本屆全運會的最大亮點。我們要在開幕式和閉幕式的文體表演、賽事場地的安排布置、賽事服務保障等方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實作風,著力呈現粵港澳三地的文化特色。特別是要凸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力量,強化新材料、新設備、新科技在賽場內外的運用,踐行綠色低碳的辦賽理念,推動“科技+體育+文化”的深度融合,向全世界展示新時代中國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魅力、創新活力。
辦好十五運,要注重全民共享。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不僅包含了競技體育比賽,還包含了群眾賽事活動。在群眾賽事活動中,本次全運會不僅設置了乒乓球、羽毛球等國人喜聞樂見、參與度高的項目,而且還設置了舞龍、舞獅等具有嶺南特色的項目,其目的就是引導人們廣泛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中國建設。此外,全運會的舉辦還將推動粵港澳各地維修改造一批現有場館和建設一批新的體育場館,一系列場館、設施的建成使用,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我們有理由相信,乘著本屆全運會的東風,粵港澳大灣區的全民健身熱情將進一步被點燃,將會帶動更多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
辦好十五運,要發揮“體育+”的帶動作用。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以體育賽事為紐帶,十五運會將進一步促進粵港澳三地交往、交流和交融,有利于規則有效銜接、要素便利流通;同時,促進三地文體旅商融合發展,擴大體育休閑和文化旅游消費,吸引內地和港澳市民“雙向奔赴”“跨城消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要進一步發揮以賽興城、以賽帶產、以賽促消、以賽惠民的作用,推動“旅游+賽事”相互驅動、“體育+消費”優勢疊加,以舉辦全運會為契機,擦亮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游、體育品牌。
十五運會進入一周年倒計時,也意味著籌備工作時間更緊、任務更重。各地各部門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干勁,加快場館升級改造和配套設施建設,做好賽事組織安排工作,強化各方協調對接,高質高效推進各項籌備工作,全力以赴辦出一場“彰顯制度優勢、展示灣區特色、體現嶺南風格”的精彩運動會。
文|楊帥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1-14 01: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