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網就老年人直播間購物連續發表三篇網評,深度剖析老年人在直播間遇到的那些“套路”。
新華網三評之一:網絡直播間豈能成“坑老間”
??近期,“老人為在直播間買古董刷卡成老賴”等話題引發熱議。有媒體調查發現,某些平臺直播間通過夸大藏品的價值、編造名人求購的故事、承諾高價回收等手段,誘導老年人購買所謂的“古董”。不少老人一步一步陷入精心設置的陷阱中,損失慘重。
??稍加梳理會發現,近年來隨著老年人觸網增多,利用直播間坑害老人的案例層出不窮,坑騙套路可不只“古董局中局”。
??比如,有的打“免費牌”,以“0元就能學剪輯,還能獲利賺錢”為幌子,誘導老年人購買高價培訓課程;有的打“科技牌”,用“基因療法”、“干細胞移植”及“納米技術”等高科技噱頭,騙老年人購買保健品;有的打“感情牌”,化身情感主播,自稱是老年觀眾的“好兒子”“好姑娘”,用精心編排的劇本,博取老年人信任,進而騙取財物……層出不窮的詐騙套路,無一不是瞅準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消費習慣,精準“收割”。
??有網友形容父母沉迷直播間,“兩眼一睜,看到熄燈”“主播喊‘上車’,老人就下單”“告訴他被騙了,怎么都不信,連警察規勸都不管用”……
??顯然,防止老年人被“坑”,單靠子女苦口婆心地勸說遠遠不夠,抱著“吃一塹長一智”的心思等著老年人“自我覺醒”,也是對老年人不負責任。
??顯然,面對防不勝防甚至不斷“升級”的詐騙套路,要完全杜絕難度極大,但不妨為老年人多設置幾道保護網。
??比如加大對詐騙分子的打擊力度,加強對網絡直播活動等的監管,通過完善立法與相關政策健全老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機制,加強對老年人的網絡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對新型網絡詐騙手段的認識和防范能力等。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從多層面出發構建多層次的防騙體系,以強有力的“護老”對抗“坑老”,才能為老年人網絡消費營造一個安全、可信的環境。
新華網三評之二:老年人沉迷霸總短劇,不容忽視
??《閃婚老伴是豪門》《閃婚五十歲》《五十歲保姆嫁豪門》……最近,“霸總愛上我”的老年版微短劇不斷登上熱度榜單,引發社會關注。
??有人擔心老年人沉迷霸總短劇傷財傷心又傷身:“一看看一宿,第二天說頭疼”“每天不停地刷短視頻,連飯都顧不上吃”“各種微短劇消費套路防不勝防”。
??事實上,不單是微短劇,還有網絡直播、網絡打賞等,老年人過度沉迷網絡這一現象不容忽視,必須重視。
??老年人沉迷霸總短劇也好,沉迷直播打賞也罷,背后是被忽視的精神需求?,F實生活中,子女對老人的關心往往體現在身體健康方面,對于情感需求的關注相對匱乏;一些老年人缺乏自己的興趣愛好,“朋友圈”也小,難免孤獨寂寞。
??霸總微短劇的出現恰好填補了空白。一些熱度較高的老年版微短劇,看似浮夸、離奇,甚至低俗擦邊,卻給老年人提供了情緒價值。
??部分創作者看到了“銀發經濟”的潛力:誰能制作出貼近老年人的作品,誰就抓住了“流量密碼”。據報道,有微短劇公司已經把公司愿景改成了“中老年群體的造夢師”“中老年的娛樂迪士尼”。
??銀發一族被市場“看到”,意味著會有更多“適老化”內容被開發,但豐富老年人精神世界,滿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應當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今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提到,豐富老年文體服務,包括建設國家老年大學,發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學、廣播、影視、音樂、短視頻等內容行業,支持老年文化團體和演出隊伍交流展示,組織開展各類適合老年人的體育賽事活動等。從線上到線下,有很多辦法來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讓老年人“老有所樂”,為老年人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老齡文化產品和服務,是值得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的長期課題。
新華網三評之三:管一管??永先说摹梆B生騙局”
??“一針治癌”“念數治萬病”“花199元聽網課后可月賺7萬元”……近日有媒體報道,一些線上線下中醫培訓課程,并非真的講授中醫知識,而是打著中醫的幌子賣課圈錢。網上一些自稱“神醫傳人”“國醫名師”的講師,根本沒有培訓資質。
??這樣的養生保健“坑老”騙局其實并不新鮮。
??在網絡尚未普及時,就有不法經營者設計各種套路,誘騙老年人購買高價但效果不明的保健產品和服務。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成為“指尖一族”,“養生騙局”也向線上轉移。線上“養生騙局”往往利用不同網絡平臺引流、誘導、銷售,花招更多,手段更隱蔽,監管難度更大。
??坑人的“養生騙局”不僅損害老年人的經濟利益,更對他們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從近年來相關部門公布的案件看,一些老年人花費大量退休金購買產品后不僅沒有感受到保健效果,甚至還引發了健康問題。有老人因改用保健品,擅自停用醫院開具的藥物,導致治療延誤。
??坑騙的一大“訣竅”是,渲染和利用老年人的健康焦慮。
??隨著年紀漸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出現退化,往往容易產生健康焦慮。設局者抓住并放大這種心理,以“睡不好,吃不香是氣血不足”“現在買課總比以后進醫院便宜”等話術拿捏老年人,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老年人面對各類廣告推送、難辨真偽的“忽悠話術”,極易“入局”。
??針對??永先说摹梆B生騙局”,必須持續加大打擊力度,對那些以治病為幌子,行虛假宣傳、欺詐誤導之實的不法機構和個人,要露頭就打,嚴肅查處;應構建多部門間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執法監督系統,綜合運用大數據監測等手段,進一步加強保健品監管。
??今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就滿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提了許多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如鼓勵研發適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營養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配方食品;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推廣應用智能護理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防走失終端等智能設備。
??也許,我們向老人更近一點,老人就能離“養生騙局”更遠一些。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0-25 2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