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公共體育設施專項規劃》已經市政府批復,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公開了規劃成果。根據該規劃,至2035年,南京市將建成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世界體育名城、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城市。全市新增綜合性大型輪滑場地25處,每個居住社區(新市鎮)將布置一個7人制的足球場,未來踢足球、玩輪滑將不再愁場地!
“10分鐘體育健身圈”覆蓋率超九成
根據規劃,2035年南京將擁有完善的公共體育設施,具備承擔高規格世界級運動會舉辦能力,具有活躍的群眾體育、高水平的競技體育、發達的體育產業、高質量的體育教育、豐富的體育文化、強勢的體育媒體等,建成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世界體育名城、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城市。人均公共體育設施用地達到0.7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30平方米,每萬人擁有1塊足球場,實現全市城鎮集中建設區范圍內“10分鐘體育健身圈”覆蓋率90%以上。
社區(新市鎮)級以上公共體育設施共489處
屆時,總體布局結構為“三心九副七基地多點”:
“三心”是指由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江蘇省五臺山體育中心、南京青奧體育公園構成的南京市城市公共體育設施核心;
“九副”為江北體育中心、江寧體育中心、仙林體育中心、蓮花湖體育中心、南京市龍江體育館、浦口體育中心、六合體育中心、溧水體育中心、高淳體育中心共九個體育副中心;
“七基地”為國家級青少年足球基地、江蘇省體育局訓練中心、江蘇省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江蘇省方山體育訓練基地、江蘇省江寧足球訓練基地、江寧方山體育中心小球訓練基地、南京國際賽馬場七個大型體育訓練基地;
“多點”是指包括全民健身中心、社區體育活動中心/室等在內的多個群眾體育設施點。
新建11人制社會足球場24處
足球場、輪滑場地、休閑步道都被列入規劃。至2035年每萬人擁有1塊足球場。規劃全市新建11人制社會足球場24處,除秦淮區、鼓樓區、玄武區外,各區原則上新建不少于1塊11人制標準社會足球場。原則上每個居住社區(新市鎮)宜結合社區公園布置1個7人制足球場,每個基層社區宜結合社區體育活動中心或社區游園設置1個5人制足球場。
規劃全市新增綜合性大型輪滑場地25處,競訓型輪滑場館1-2處。新建全民健身中心、社區體育活動中心應布局休閑輪滑場地。全市街頭綠地(>1.5公頃)、10000平方米以上的廣場(含商業廣場)可適當劃定一部分作為休閑輪滑活動場地,面積宜大于400平方米。
規劃全市主要健身步道合計約863公里,較現狀增加443公里,每萬人擁有健身步道由0.5千米提高到0.7千米。鼓勵社區公園、居住區建設社區健身步道,公園健身步道的長度不宜小于500米,居住區健身步道長度不宜小于200米。(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王麗華)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0-25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