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救災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位于粵北山區的連樟村村民通過發展現代農業等手段,腳踏實地地奮斗,將昔日的貧困村打造成了面貌一新的“幸福村”。
防汛抗洪
支持防汛救災 | 中央組織部從代中央管理黨費中給江西、湖北等省區市下撥專項資金1.2億元,用于支持防汛救災工作。
全力搶險 | 17日,南方多地的防汛救災工作在抓緊進行。各地緊盯雨情、汛情的變化,全力搶險救援,加強重點環節防御和監測,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長江2號洪水 | 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17日在長江上游形成。針對汛情,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水利部等部門部署防汛救災工作。
攜手抗疫、共克時艱
國內疫情 | 7月16日,新疆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1例。國家衛生健康委提示,要盡快查清傳染源,有效阻斷傳播途徑。
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17日離鄂返京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5月4日進駐武漢,加強對湖北省和武漢市疫情防控后續工作的指導支持,推動復工復產及一攬子政策的落實。
全球疫情 | 根據世界衛生組組發布的最新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3575158例,死亡病例為584940例。美國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再創新高,全美50個州中41個州疫情惡化。
國內新聞
高質量發展 |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大疫之下的大國之考 | 2020年的高考在萬眾矚目中已經順利落下帷幕。疫情防控疊加汛情,各地各部門全力筑牢防疫和考試安全“兩道防線”,確保了高考平穩安全順利舉行。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17日上午,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于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
老舊小區改造 | 未來五年,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將向吉林、重慶等14省市提供4360億元貸款,重點支持市場力量參與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鄉村產業發展規劃 | 農業農村部17日發布《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重點對農產品加工業、鄉村特色產業等二三產業進行重點布局規劃。
小麥最低收購價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從17日起在河南省啟動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12元。
國內經濟
經濟運行逐月好轉 | 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經濟支撐企穩回升積極因素明顯增多。
財政數據 | 17日,財政部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1—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8%,但是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我國財政收入已經呈現出積極變化。 6月份,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2%,增幅由負轉正,為年內首次月度正增長。
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 | 農業農村部17日發布,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有效發揮了三農壓艙石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外匯市場 |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明顯增強。
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 | 《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將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評論
本臺今天(17日)播發大灣區之聲熱評《美國炮制“香港自治法案”是荒唐無恥之舉!》。
國際新聞
國際反響 | 多國媒體及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穩步復蘇、前景看好,中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國際聲音 | 多國人士表示,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和實施純屬中國內政,其他國家無權干涉。
國際合作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6日發表文章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正進入新階段,國際社會應在多個領域加強合作,以縮短危機時間并確保持久和共同復蘇。
美國威脅制裁“北溪-2”項目 | 德國外交部長馬斯16日表示,反對美國威脅對參與“北溪-2”輸氣管道項目的企業實施制裁,強調歐洲能源政策應由歐洲制定,而不是美國。
歐洲央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 | 歐洲中央銀行16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維持當前寬松貨幣政策不變,繼續實施一系列資產購買計劃及再融資操作。
印度持續暴雨 | 近日印度阿薩姆邦、比哈爾邦等多地連降暴雨,并引發洪水、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3000多個村莊被淹沒,造成約80人遇難、390萬人受災。
太陽照片 | 歐洲航天局16日公布了“太陽軌道飛行器”近期拍攝的太陽照片,這是人類探測器在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拍攝的太陽照片。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0-25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