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俄羅斯世界杯激戰正酣,而在張家口,一場場激烈的足球比賽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這場張家口歷史上首次舉辦的足球聯賽,成為該市有史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足球賽事。
作為曾經的全國十六個“足球城”之一,張家口足球運動在各類賽事上斬獲諸多榮譽。一顆足球,在張家口人的腳下,滾動了六十年。
足球,是張家口這座城市的一段基因。足球,正在重新喚起人們心底深處的夢想。
結緣:一場邀請賽,足球扎了根
田志華教練(后排左一)和張家口女子足球隊。? 田志華供圖
作為張家口的足球名宿,今年近八十高齡的田志華,見證了這座塞外山城足球運動發展的每一步。
“張家口有著深厚的足球運動傳統和廣泛的群眾足球基礎?!贝蜷_記憶的閘門,老人仿佛回到了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張家口人第一次結緣足球,要從一場邀請賽說起。
1950年,當時的察哈爾省張家口鐵路局足球隊,邀請到東北鐵路局足球隊前來訪問比賽。那時,東北鐵路局足球隊在業內名氣可謂響當當。能邀請這么有實力的隊伍來張家口,機會難得。張家口體育部門隨即組織了駐張的軍委工程技術學院足球代表隊,張家口郵電局足球隊、張家口礦山機械廠足球隊和張家口中學教師代表隊組成的察哈爾省張家口聯隊,以及張家口鐵路局足球隊三支代表隊應戰。
在當時,張家口還沒有一個像樣的體育場,左思右想,組織方決定把賽場設在當時的張家口中學操場。
這哪里是一個足球場?分明就是一片沙地。為了比賽,大伙兒就用木頭當材料,搭起了簡易球門。操場上沒有草皮,學校就發動學生進行打掃,總算把比賽場地準備了出來。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幾天下來,張家口隊全部敗北。但正是這次賽事,對剛剛興起足球運動的張家口,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天比賽,萬人空巷,足球運動在張家口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心中深深扎了根。一時間,各種廠礦、學校、社會足球隊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
后來,軍委工程技術學院足球隊中的陳復賚、朱一先,先后入選解放軍“八一”隊、國家隊。張家口聯隊的張健入選了東北隊,聯隊里來自張家口郵電局的池國亮和廖英杰,入選了全國郵電系統職工代表隊。
而張家口足球運動的發展更與一座體育場的興建密不可分。
1950年,當時的察哈爾省為了大力推廣全民體育運動,在省會張家口市橋東區沙河路西側的一片荒灘和部分菜地上,開始破土興建察哈爾省人民體育場。
體育場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有400米跑道8條,內含足球場,可容納觀眾8000余人。經過一年的建設,1951年4月30日,體育場竣工啟用,因為竣工時間正好是“五一”勞動節前夕,“五一”廣場因此得名。
作為張家口最早的地標性建筑之一,“五一”廣場承載了幾代張家口人的夢想。多少年來,這里是該市所有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地,也是所有體育迷健身鍛煉的好場所。幾年前,因為城市發展需要,有關部門對“五一”廣場進行了拆遷,但它留給人們的集體回憶卻揮之不去。
在當時,因為有了“五一”廣場,各種足球賽事得以紛紛舉辦。
張家口礦山機械廠、張家口郵電局等單位球隊,駐張的華北建工學院等院校校隊加起來,張家口像樣的球隊達到了幾十支。每到周末的各種賽事,引得四方群眾駐足觀看,吶喊聲、加油聲此起彼伏,儼然成了一場全民狂歡。
輝煌:累計輸送隊員200多人,被稱為河北省足球“三雄”之一
前國家隊足球運動員李福寶為張家口市足球隊的隊員們傳授球技。? 田志華供圖
20世紀60年代起,張家口足球運動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1961年下半年,該市青少年業余體校增設了專門的足球班,由教練員張錦、李寶林、張蘭中等任教,為系統地培養張家口青少年足球人才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堅實基礎。
“雖然張錦教練已經去世,但他作為張家口第一代足球教練員代表,對張家口足球運動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碧镏救A回憶道。
1961年至1966年期間,張錦執教的足球班在河北省少年足球比賽中,成績一直保持在前三位。1964年8月,在大同市舉辦的西北三省八城市少年足球賽中斬獲亞軍。很快,張家口籍運動員李樹義、王九如入選了解放軍“八一”青年隊,穆懷虎入選了南京軍區青年足球隊。張家口足球發展令人刮目相看。
1965年,田志華從河北省足球隊退役,回到張家口市業余體校足球班任教。
“當時張家口的足球運動已經興起,許多學校的孩子熱愛足球,但是苦于沒有專業教練指導,技戰術水平不高?!碧镏救A萌發了到學校去教授孩子們踢球的想法。
說干就干。田志華拿出積蓄,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一個網兜、六七個球,成為他行走在各個學校的標配。白天教球,晚上寫教案,每天一所學校,雷打不動。半年后,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張家口市主城區所有中學都成立了校代表隊。
有了校園足球基礎,全市中學生足球賽也緊鑼密鼓地組織開展了。1970年,張家口市第一屆中學生足球賽正式拉開帷幕。
“那一年,我們10個代表隊用了20多天打了個大循環,20多個有天賦、有培養前途的足球苗子浮出水面?!泵棵空f到這里,田志華都難掩興奮。
就這樣,張家口體校足球班按年齡組設置了大、中、小三個班,共80人,從小培養,層層銜接。1971年至1976年期間,他們參加的河北省業余體校足球比賽以及西北四省區六城市少年足球比賽,共獲得9次冠軍。1971年7月,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少年足球分區賽,獲得石家莊賽區第一名。1975年參加在大同市舉辦的第三屆全運會少年足球預賽,獲得第二名。
當時,張家口足球逐漸形成了作風硬朗、打法兇猛、腳法細膩的特點,被稱為河北省足球“三雄”之一。1970年至2005年,該市累計向外輸送隊員200多人。其中,李福寶、李曉光、王學明、李志浩、張曉剛、張宏濤、彭春江、張志林、付炎等多名優秀運動員入選了國家隊、省隊。
同樣,張家口女足也是人才輩出。始建于1982年的張家口女子足球班,在1984年至2006年期間,參加的省年度比賽和西北四省區六城市足球比賽中,共獲得7次冠軍;參加省運會6屆,獲得三次冠軍;省青運會5屆,獲得2次冠軍。張家口籍國家女子足球隊主力隊員白潔、張鷗影、劉亞莉、王坤、張娜作為“鏗鏘玫瑰”中的杰出代表,讓每個張家口兒女為之驕傲和自豪。
“最多時候,張家口籍運動員占到了省隊的三分之二,甚至有的比賽,上場的11名隊員全部是張家口籍?!爆F任張家口市重點少年兒童業余足球運動學校校長的韓國平向記者介紹。
國家隊名將李福寶,是張家口足球發展走向輝煌的最好見證。他先后代表國家隊出場42次,射進18球,連續兩年名列國家隊射手榜首位。
“李福寶進入國家隊之后,訓練非常緊張,盡管如此,他還抽時間回到張家口,指導小球員訓練。孩子們對他崇拜至極?!表n國平說。
同樣作為張家口籍優秀運動員代表的李曉光,曾在國少隊和國青隊效力,獲得過世界中學生足球比賽冠軍。大學畢業后,李旭光擔任過國家隊、國奧隊、國青隊和國少隊領隊,先后與施拉普納、霍頓、米盧、阿里漢、佩蘭等外籍教練及中方教練共同工作,如今任中國足協名宿團秘書長、河北省足協顧問。
李曉光告訴記者:“張家口足球在高水平中運轉了20多年,我們都是見證者。那時候我們出戰要讀保證書,大家敢拍著胸脯保證,我們就是冠軍隊!”
重振:創辦聯賽,讓“足球城”雄風再起
斗轉星移,張家口足球也曾沒落。對此,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足球專業現就職于張家口市教育局思政衛體藝科的石強,為記者分析了原因。
他認為,首先,足球運動對抗性強,出于安全考慮,一些家長不愿意將孩子送到足校進行學習。其次,足球運動對場地要求比較高。張家口體育公共設施還比較缺乏,僅有的一些場館還集中在一些院校,群眾踢球場地少。第三,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從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多數體育院校不再設置足球專業,這直接造成了基層足球教師、教練的匱乏。特別是在縣區學校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加之足球運動經費投入較大,而產出相對較少。因此,能夠持續進行足球運動并從事專業訓練的人越來越少。
然而,張家口人心里,始終懷揣一個足球夢。重振“足球城”雄風,成為越來越多張家口人的心愿。
近年來,張家口市相關部門也在積極籌備,將足球運動發展提到重要議事日程。特別是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張家口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體育之城、活力之城、康養之城、文明之城、富強之城”的號召,這一切都為張家口體育事業發展,特別是足球運動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動力。
經過不斷努力,2012年至今,張家口先后向省體校輸送足球運動員40余名,2人入選國家男子少年足球集訓隊,3人入選國家女子少年足球集訓隊。目前的中超聯賽中,2名運動員簽約河北華夏幸福梯隊,1名運動員作為主力陣容在河北永昌隊效力。同時,8名張家口籍足球運動員還簽約了國內其他職業聯賽梯隊。
足球后備人才培養也在不斷強化中。2011年8月,張家口成立了市重點少年兒童業余足球運動學校。校園足球劃歸教育部門管理后,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全市擁有教育部命名的“校園足球特色學?!?2所。
而今年開啟的足球聯賽,更是張家口體育部門進一步推廣足球運動、掀起足球發展熱潮的有益實踐。
對此,張家口市體育局局長郭志煒表示,本次足球聯賽時間覆蓋全年,設學生組、社會組兩個組別,分三人制、五人制、八人制、十一人制等不同競技項目,吸引了全市230支代表隊近3800人參賽,是張家口有史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足球賽事。同時,張家口慈善義工聯合會還與張家口足球協會共同發起了“足球發展公益項目”,助推張家口足球產業發展再上一層樓。
賽場上,上到四五十歲的老球友,下至剛剛步入幼兒園的學童,盤帶過人,往來追逐,他們盡情享受著足球帶來的快樂。
賽場邊,人們隨著場上的節奏或高聲喝彩,或嘆息頓足,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火紅的時代。
而從聯賽開始第一天起,田志華都會風雨無阻地奔波于各個賽場之間。有時,他會目不轉睛地盯著場上隊員的每一個動作,看到精彩之處,臉上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有時,他要掏出包中的紙筆勾勾畫畫。
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他,但老人樂此不疲。他說,張家口足球運動一定會重塑輝煌。? (記者劉雅靜)
■相關
走近新一代足球人
用“心”縫制的球場草皮
在張家口市懷來縣,離縣城百里之遙,有一所因足球而出名的農村初級中學——懷來縣南水泉中學。2014年,南水泉中學成立了足球社團,趙存亮校長帶著一群孩子開始了沙土地上的摸爬摔打,點燃了校園足球的星星之火。
幾年過去,南水泉中學被認定為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并征戰了“市長杯”“省長杯”各級比賽,取得驕人戰績。
榮譽的背后,是南水泉中學自上而下對足球運動的熱愛。由于學校辦學條件差,學校的操場是個土沙操場,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足球社團師生就把大石子撿走,以防孩子們踢球時摔傷。即便這樣,也常有孩子們磕破跌傷的情況出現。條件雖艱苦,但孩子們沒喊過一聲苦,沒說過一句累。
“為孩子們建一塊真正足球場”的想法,一直在趙存亮心中。直到2017年,一個消息傳來:與南水泉中學一直有聯系的北京市延慶區康莊中學足球場即將進行改造。趙存亮得知后,立即趕到康莊中學,把要替換下來的操場人造草皮要了過來。
經費緊張,趙存亮就在課余時間帶著學校的男老師,去康莊中學把草皮一塊一塊拆下來,然后回到學校將破舊的邊角剪掉,動員全校師生又一塊一塊將草皮縫合起來。如今,一塊用“心”縫制的球場草皮成為南水泉中學最靚的風景。
奔波于兩地的張教練
在張家口市張北縣師范路小學,提起義務足球教練張續彬,老師和家長都不由得豎起大拇指。
張續彬曾經是一名優秀足球運動員。雖然從專業隊退役,但足球夢卻一直縈繞在他心頭。每每看到農村很多孩子熱愛足球運動,卻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時,“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孩子提高足球技藝”的想法,在他頭腦里越發強烈。
就這樣,在市區上班的張續彬,每到周二和周四,都會準時驅車來到張北,義務對學生進行足球訓練。傳球、跑位、射門,看到孩子們點點滴滴的進步,張續彬很是欣慰。
師范路小學開展足球運動時間較短,但近兩年發展卻很快。2017年,該校在全市校園足球比賽中取得小學男子組第一名,今年在剛剛結束的全市足球聯賽校園組比賽中又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張續彬告訴記者,去年學校有兩個孩子被保送到北京八喜少年足球職業俱樂部進行青訓,這也是他最高興的事兒。
為夢想始終堅持
見到球迷張剛時,他正在和朋友一同經營的球館里忙碌著。和熟識的球友聊著世界杯,一起在小球場上奔跑射門,張剛眼神里透著幸福。
張家口足球無論是輝煌還是落寞,總有一群熱愛足球的人們始終堅持,張剛就是其中一位。作為一名70后,他趕上了張家口足球的輝煌期?!澳菚r候的張家口足球可厲害了,一有比賽我們都要去看。我們雖然不專業,但從小踢到現在?!睆垊傉f。
“五一”廣場拆除后,張剛和其他球迷沒有了踢球的好地方,幾個人一商量,投資興建了一座足球館?!伴_始主要考慮自己踢,后來慕名而來的球友越來越多,就搞起了會員制,每年還能舉辦三四次小范圍的比賽,球館目前的經營維持得挺好。”
此次的張家口足球聯賽,張剛的足球館將參加成人乙組38歲以上組別的比賽。“張家口足球事業能夠堅持到現在太不容易,這跟很多熱愛足球的追隨者有關。這幾年,足球發展環境越來越好,作為愛了幾十年足球的人真的特別欣慰!”張剛說。? 文/記者 劉雅靜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0-25 20: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