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高質量的籃球比賽不僅僅是兩隊得分多少,而是眾多內容堆積到一起產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的球員、不同的技術和不同的戰術,當然,如果你想看懂這些,首先就要先了解構成這些的基本元素——球場、位置、規則和術語。
1
FIBA標準球場
籃球比賽場地應是一個長方形的堅實平面,無障礙物?;@球場地有土質、水泥、瀝青和木質等。籃球場地區域和參數:
長:28米寬、15米線條寬、0.05米中圈、半徑1.8米三分線、6.75米
罰球線:從端線內沿到它的最外沿5.80米,長3.60米
三秒區:4.90米×5.80米的矩形
合理沖撞區:從籃圈落地中心點畫一道1.25米半圓
籃筐:內緣直徑最少為0.45米,最多為0.457米
籃筐高:3.05米籃板下沿離地高2.90米
現階段,NBA場地和國際籃球規定的場地略微有所區別,但除了三分線以外,其它的差距已經不是很大了
球場尺寸
國際籃聯:長28米、寬15米 美職籃:長94英尺(28.65米),寬50英尺(15.24米)
三分線國際籃聯:6.75米美職籃:7.25米
2
球員位置
分后衛(Shooting Guard),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的后衛隊員,他的身材一般高于控球后衛,外圍投籃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
小前鋒(Small Forward)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同時也要有不錯的防守能力。一名合格的小前鋒不但要有足夠的身高在籃下得分,也要有出色的速度憑借快攻和突破得分。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搶籃板、防守、卡位是他的主要任務,說到投籃、得分,他幾乎是全隊最后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3
比賽規則
一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比賽分四節,每節各10分鐘,NBA為12分鐘,每節之間休息5分鐘,NBA為130秒,中場休息 10 分鐘,NBA為15分鐘,另在NBA中在第4節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比賽結束兩隊得分相同時,則進行加時賽 5 分鐘,若 5 分鐘后比分仍相同,則再次進行 5 分鐘加時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得分種類: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后,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進可2分;3分線外側投進得3分,不管是腳跟還是腳尖踩3分線投進的球視為2分球。罰球投進得1分。
開球方式:比賽開始由兩隊各選一名球員至中圈跳球區,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
選手替換: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爭球、叫暫停等(死球)。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違例:
(1)普通違例:如走步、兩次運球(雙帶)、腳踢球(腳球)或以拳擊球。
?。?)跳球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人不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跳球區。
24秒鐘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鐘內投籃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賽均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
8秒鐘規則:球隊從后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鐘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5秒鐘規則:持球后,球員必須在5秒鐘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鐘內出手。
3秒鐘規則: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進攻3秒:進攻方球員不得滯留于3秒區3秒以上;防守3秒:當某防守方球員對應的進攻方球員不在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徹底擺脫防守球員時,防守方球員不得滯留禁區3秒以上。(FIBA無防守3秒)
侵人犯規:與對方發生嚴重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行為。
技術犯規:隊員或教練員因表現惡劣而被判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發生此類情況后,球員應立即被罰出場外。
隊員5次犯規:無論是侵人犯規,還是技術犯規,一名球員犯規共5次(NBA規定為6次)必須離開球場,不得再進行比賽。
違例:既不屬于侵人犯規,也不屬于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主要的違例行為是:非法運球、帶球走、3秒違例、使球出界、用腳踢球。
隊員出界:球員帶球或球本身觸及界線或界線以外區域,即屬球出界。在球觸線或線外區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擾球: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籃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球碰板后對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干擾判給對方相應的分數
被緊密盯防的選手:被防守隊員緊密盯防的球員必須在5秒鐘之內傳球,運球或投籃,否則其隊將失去控球權(NBA中無此規定)。
4
籃球術語
上面內容有些術語已經做了說明,這里只針對上面沒有出現過的,在比賽中經常會涉及到的術語進行一個說明。
扣籃:球員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圈。
補籃:投籃不中時,球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
卡位:進攻球員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后,這種步法叫卡位。
要位:進攻球員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后,占據有利的接球位置。
突破:運球超過防守球員的防守位置。
空切:進攻球員在無球狀態下向籃筐方向跑動,以期尋找進攻機會。
一傳:獲球隊員由守轉攻的第一次傳球。
蓋帽:進攻球員投籃出手后,防守球員設法將在空中飛行并處于上升階段的籃球打掉的動作。
補位:當一名個防守球員失掉正確防守位置時,另一名防守方球員及時補占其正確防守位置。
協防:協助同伴加強防守。
緊逼防守:貼近進攻人,不斷運用攻擊性防守動作,威脅對方所持籃球的安全或不讓對方接到傳球。
斜插:無球隊員,從邊線向球籃或者向球場中間斜線快跑。
時間差:投籃時,為躲避對方可能有的對自己投籃的封蓋,利用空中停留改變投籃出手時間,躲避對方封蓋。
落位:在攻防轉換時,攻守雙方球員的站位、布陣。
策應:進攻隊通過本方球員所組織的接應、轉移球等戰術配合,造成己方的進攻機會。
掩護:進攻方球員以合理的技術動作,用身體擋住防守自己同伴的對手球員的去路,給隊友擺脫防守、創造得分機會的一種進攻配合。
突分:持球進攻球員在突破對方防守后將球傳到有空檔的位置。
傳切:持球進攻球員傳出球后立即空切,準務再次接球進攻。
補防:當本方一名防守隊員失去位置,進攻球員持球突破且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時,鄰近的另一名防守球員立即放棄自己的防守對象,去防持球突破的進攻者。
換防:防守隊員相互交換防守對象。
夾擊:兩名防守球員共同防守住一名能力強進攻球員,封堵住其傳球路線。
擠過:兩名進攻隊員進行掩護配合時,防守方球員,在進攻者即將完成掩護配合的一剎那,搶占位置,從兩名進攻隊員之間側身擠過,破壞他們的掩護,并繼續防住自己的對手。
穿過:當一名進攻隊員進行掩護時,防守進攻方掩護者的防守方球員稍離對手,讓同伴從自己和進行掩護的進攻方球員之間穿過去,繼續防住對手。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0-25 2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