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的疫情造成生活的不便,制造了面授教育的困難。此時,惠州學院主動轉變和革新教育方式方法,從常規線下課堂教學向線上專題講座教學擴展。
2020年3月31日晚,惠州學院政法學院隆重邀請了中學歷史教學領域知名專家、全國勞動模范、特級教師李自斌老師開展以“做一位優秀而幸福的歷史教師”為主題的騰訊在線課堂,拉開了“戰疫情、學歷史”中學歷史教學研究系列網絡講座的序幕。
首場講座吸引上千名師生參與
“戰疫情、學歷史”中學歷史教學研究系列網絡講座旨在豐富面向師范生的線上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線上教學的實際成效。
當天晚上,講座由惠州學院政法學院副院長郭平興主持,不僅政法學院歷史系學子進行了在線學習,而且惠州中學歷史教學研究中心成員以及湖北師范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韶關學院等鄂、粵兩地部分高校相關專業部分師生也參與其中。講座在線人數多達一千余人,起到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惠州學院政法學院學生何愉婷表示:“要不斷地挑戰自身瓶頸、不斷地更新知識體系,豐富自我,成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學生盧雪瑩談到:“教師心中要永遠有“愛”,不僅要關愛學生,還要熱愛工作,才能在教師生涯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找到自己的幸福”。學生曾龍生認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面對何種境遇,都要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自己;堅定自己扎根講臺、誨人不倦的理想信念,堅定不渝地守望教育,成為一位優秀而幸福的歷史教師!”
李自斌老師:堅持夢想、志做名師、站穩講臺
李自斌老師結合其近三十年的教學生涯,從堅持夢想、志做名師、站穩講臺三方面和在線師生真誠地交流,分享了其個人的教育感悟與心得。他首先提出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寄語青年教師要堅定專業信心,敢于實踐,勤于反思,展示歷史專業的真功夫,做一位優秀的歷史教師;另外,他結合自己的教育幸福觀,指出青年教師也要恰當處理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緊跟時代潮流,把握人生的關鍵節點,守望教育,做一位幸福的歷史教師。
在此基礎上,李自斌老師還強調了以下幾點:教師要堅持歷史客觀意識、人文關懷意識、家國情懷意識、國際視野意識;教師要注重個人形象、教師語言藝術與教學方式多樣化的有機結合、傳播教學正能量;教師要靜心閱讀、勤于寫作,開展實踐,進行任務驅動式學習以提升專業素養。最后,李自斌老師以自己的人生教育感言,勉勵青年教師要做教學有業績、探索有思想、反思有文字、展示有特色的“四有”名師。
“當疫情與教學相遇,疫情不能只是疫情,它還是課程資源、教學方式改變與提升的動力。我們該思考如何展開更豐富的教學方法,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政法學院副院長郭平興表示。
據悉,政法學院還將圍繞中學歷史教學與歷史師范教育等主題展開系列專題講座,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第二場講座將由惠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歷史教研員張正凱主講,講座題目為《部編初中歷史教材解讀與教學建議》。
名師講座春風化雨,教育智慧潤物無聲?;葜輰W院政法學院邀教育名師點化教育策略,聚學術資源培育優秀人才,堅持科學、創新、務實的新師范教育之路。
唐美善
通訊員:陳清松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0-25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