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本周六晚上,2018俄羅斯世界杯第一場淘汰賽即將打響。對陣雙方是2支世界冠軍球隊。一支是和丹麥一起創造本屆世界杯第一場0:0的法國隊。另一支是在最后關頭絕殺尼日利亞,驚險上岸的阿根廷隊。其實說到法國足球,故事還挺多。
圖說:6月29日,法國隊球員帕瓦(中)在訓練中。當日,法國國家足球隊在俄羅斯喀山進行賽前訓練,備戰6月30日在世界杯足球賽八分之一決賽中對陣阿根廷隊的比賽。
?
愛創辦比賽的法國人
首先是世界杯的創辦。
2018俄羅斯世界杯是第21屆世界杯,而世界杯的創意,來自法國人雷米特(Jules Rimet)。飲水思源,有必要對雷米特進行一番回顧。
國際足聯(FIFA)于1904年5月21日在法國巴黎成立,首任主席是法國人羅伯特·蓋因。1921年3月1日,48歲的法國人雷米特當選國際足聯第三任主席。那時,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足球運動在全球并不普及,原先有些協會退出,協會之間聯絡不多。因此,他的第一個設想是創辦世界杯。這個創意在1928年5月的國際足聯大會獲得通過。因為烏拉圭是1924、1928年兩次奧運會的足球冠軍得主,且1930年是該國獨立100周年,因此首屆世界杯1930年在烏拉圭舉行。烏拉圭獲得首屆世界杯冠軍,且在1950年再次獲得世界杯冠軍,在奪冠次數上,列巴西(5次)、德國(4次)、意大利(4次)之后,和阿根廷并列排在第4。
世界杯的獎杯稱呼,其實分3個階段。1930-1950是世界杯獎杯階段。1950年,為了致敬雷米特創辦世界杯的創意,冠軍獎杯命名為雷米特杯。當時規定,第一支三次獲得世界杯的球隊將永久保留雷米特杯。巴西在1958、1962、1970年3次獲得雷米特杯,因此永久保留雷米特杯,因而,1950-1970年是雷米特杯階段。1970年后,世界杯冠軍獎杯命名為大力神杯,也就是第三階段。
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期間的1932年,國際足聯總部從法國巴黎遷到瑞士蘇黎世至今。
?圖說:“球王”貝利1957年入選巴西國家隊,參與球隊奪得了1958年、1962年、1970年共三屆世界杯冠軍,同時使巴西隊永久保留了當時的世界杯冠軍獎杯“雷米特杯”。
?
雷米特通過世界杯這個平臺,在擴大國際足聯會員方面做了許多工作。1946年,雷米特成功地讓英國的四個足協(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加入,他們作為獨立的足球協會可以單獨組隊參加世界杯。而在奧運會上,他們只能以英國代表隊的方式組隊。到1954年雷米特卸任,國際足聯的協會數量從20個增加到85個。
1998年,雷米特的祖國法國終于舉辦了一屆世界杯,并且法國隊在本土奪冠,成為第7支奪得世界杯冠軍的球隊。
第二是歐洲杯的創辦。
法國人德勞內(Henri Delaunay)早在1927年就有在歐洲范圍內創辦以國家或協會為參賽單位的足球比賽(就是后來的歐洲杯)的想法。這個想法,其實比國際足聯1928年決定舉辦世界杯還要早1年。當時歐洲范圍比較多的是兩個或三個國家、協會之間的足球比賽。但是因為歐洲還沒有覆蓋全歐洲的足球協會或組織,這個動議一直沒有付諸實踐。
1954年6月15日,歐足聯成立,歐洲杯被提到歷史日程。1960年,第一屆歐洲杯在法國舉辦。為了紀念德勞內(他在1955年去世),歐洲杯冠軍獎杯就命名為德勞內杯,一直到現在。1984年,法國第二次舉辦歐洲杯,第一次捧起了德勞內杯,當時的歐足聯主席是法國人雅克·喬治,他是第4任歐足聯主席(1983-1990)。2000年,法國隊第二次捧得德勞內杯,2年內連續奪得世界杯冠軍和歐洲杯冠軍。2006-2016年,另一名法國人普拉蒂尼獲任第6任歐足聯主席,也體現法國在歐洲足球的重要位置。在他卸任的2016年,法國舉辦了最近一次的歐洲杯比賽,9個城市的12座球場共舉辦了51場比賽。
第三是歐洲冠軍聯賽的創辦。
世界杯和歐洲杯是國家或協會層面的比賽,是“國家隊”的比賽,并且,世界杯和歐洲杯四年才一次。法國人加布里埃爾·亞諾(Gabriel Jano)敏銳地感覺到,在歐洲,缺乏一個年度性的俱樂部層面的賽事。亞諾是法國《隊報》和《法國足球》撰稿人,對體育和新聞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還是歐洲足球先生評選活動的創始人。1955年開始,歐洲冠軍杯(后為歐洲冠軍聯賽)開始舉辦。上個世紀50年代電視開始轉播體育比賽,歐洲冠軍杯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迄今為止是最為成功的不同國家足球俱樂部之間的聯賽,用流行的話來說,歐洲冠軍杯是優質IP。
不過法國的足球俱樂部在歐洲冠軍杯上表現不佳,只有馬賽在1992-93賽季以不敗戰績獲得一次冠軍,奪冠次數甚至不如葡超、荷甲的球隊。不過馬賽隊也命運多舛,成為沒有參加豐田杯的歐洲冠軍杯冠軍。因為涉嫌假球,馬賽隊被取消參加1993年年底豐田杯的資格,亞軍AC米蘭替補參賽。在法國國內,馬賽隊當年也受到降級的懲罰。
除了足球的世界杯、歐洲杯和歐洲冠軍杯,其實法國人還發起了現代奧運會。1894年,在法國人顧拜旦倡議下,國際奧委會(IOC)成立,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雅典舉辦。顧拜旦本人還是第二任國際奧委會主席(1896-1925),也是歷任主席中,他是擔任主席時間最長的一位。
?
?
注重外援和青訓的法甲聯賽
1932年,法國足球甲級聯賽開始舉行,到現在,法甲有20支球隊,采取升降級,最后2名直接降入乙級聯賽,第3名和法乙第3名打附加賽。
法甲躋身歐洲五大足球聯賽,不過法甲球隊在早期歐洲三大杯和現在的兩大杯賽中,表現平平。如前所述,在最頂尖的歐洲冠軍杯上,法甲只有馬賽獲得過一次冠軍。在聯盟杯(現為歐羅巴聯賽)賽,法國球隊還沒有獲得過冠軍。今年5月,馬賽進入了決賽,但0:3不敵馬德里競技,失去了成為法國第一支獲得聯盟杯冠軍的球隊的大好機會。在歐洲優勝者杯歷史(1960-1999)上,也只有巴黎圣日耳曼隊獲得過一次冠軍(1996)。
?
1998年法國隊獲得世界杯冠軍后,在2002世界杯的小組賽上就出局,這引發了法國足球界的震動,也促發了法甲的改革,主要表現為,球隊數量增加(從18支增加到20支)、增加外援數量(從3人增加到5人)、電視轉播收入重新分配(平均分配加球隊成績)。
簡單地說,法甲也開始注重外援的數量和質量、注重俱樂部的青訓,從而提高法甲球隊的實力及在歐洲俱樂部的競爭力。
在外援方面,法甲俱樂部吸收了歐洲乃至北非、西非不少國家的球員前來淘金。一方面是俱樂部招募現役高水平外援,另一方面則是吸引國外的年輕球員,進入俱樂部的青訓體系。因為移民政策和語言優勢,不少非洲國家有天賦的球員被招募到法甲俱樂部中。
圖說:法國隊主帥德尚在訓練中。
?
從政策角度,法國的移民政策相對比較寬松,法國和非洲的不少國家有著歷史上、文化上的關系。從足球政策角度,1995年比利時球員博斯曼引發的“博斯曼法案”的判決,某種程度上確認了球員的“工作權”。另外,國際足聯對球員轉換國籍,代表國家隊參賽的政策也變得寬松,取消了年齡限制。這樣,法甲外援數量增加,法國國家隊也出現了“歸化球員”。
青訓方面,法甲每年對俱樂部的青訓情況有一個排名。法國接連獲得世界杯和歐洲杯冠軍,很大程度上是青訓方面的成功。例如,法國巴黎郊區的克萊楓丹(Claire fontaine)足球訓練營走出了許多球星。剛剛在俄羅斯世界杯和秘魯隊比賽中進球的姆巴佩,打破了法國國家隊世界杯最年輕進球者的紀錄。他也是從克萊楓丹青訓營走出來的球星,目前身價突破1億歐元。2013年,法國奪得世青賽(U20)冠軍,5年過去了,這些球員正值當打之年。2015年法國隊獲得17歲以下(U17)歐洲錦標賽冠軍,顯示了未來法國國家隊的潛力。
法國足球的青訓體系根基于法國社區服務理念和教育特征建立,屬于世界最高水平。他的成才率在歐洲在全球都很著名,直接和間接地為法國和其他一些地區培養了大量高水平的足球人才。目前我國的校園足球也和法國的青訓體系有合作關系。國內通過留學基金委,每年選拔240人左右大學、中學足球教師,在法國的馬賽、蒙彼利埃、圖盧茲、波爾多、里昂等進行為期3個月(9-12月)左右的短期學習。內容包括與足球有關的教育學,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相關知識;法國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思路,方法;教學訓練的實踐能力培養。根據參加過培訓的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楊璟勇的介紹,法國在青少年足球人才選拔、培訓方面有一整套科學化、標準化的理論體系。
?
不顯山露水的法國隊
參加2018俄羅斯世界杯的法國隊,在小組賽的前3場比賽中,法國隊保持不敗,妥妥地獲得小組第一,迎戰如履薄冰的阿根廷隊。
這支法國隊有3個明顯特色。一是隊伍比較年輕,二是身價高,三是“多國部隊”。前面兩點好理解,“多國部隊”主要是說法國隊球員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聯賽。簡單來說,就是“請進來、走出去”。
請進來,是指歸化球員。事實上,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齊達內、德塞利等移民球員是法國獲得世界杯和其后的歐洲杯的主力陣容和核心成員。比利時、荷蘭、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也有不少移民球員,這里不再贅述。當然,在國家隊層面,不同背景的球員文化交流和融合、球隊的捏合,需要主教練的智慧。
走出去,是指國家隊的球員,不僅在法甲聯賽效力,許多在歐洲聯賽踢球。法國隊23人大名單中,除了法甲,還有英超、德甲、西甲、意甲聯賽的球員,也就是說,法國隊球員從歐洲五大聯賽中選出來的??傮w上說,上述五大聯賽,匯集了全球的足球精英。球員在這五大聯賽踢球,接觸到的技術戰術是一方面,接受各個國家足球的文化是另一方面。因此,當他們站在世界杯舞臺上的時候,見過大場面的他們自然而然表現得更好。
?
小結
本屆世界杯,亞洲球隊表現尚可。參賽的5支球隊,都進了球。除了澳大利亞,其他4支球隊都在小組賽取勝。隔岸觀火的中國隊,除了看世界杯的熱鬧之外,也需要看世界杯的門道。如果對比法國人創辦的世界杯等賽事,對標法國足球、法甲聯賽,我們的聯賽和國家隊,要做的事情很多。當然,我們也創辦了“中國杯”比賽,或許在青訓方面和球員走出去方面,需要花更大的努力。
?
?
作者簡介:
陳國強,男,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博士。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媒介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公共健康學院訪問學者(2013-2014)
?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4-10-25 19:58:11)